【联合影音】林静仪变待观察立委?国会助理盘点公督盟评鉴4大问题

公民监督国会联盟日前公布第九届第一会期立委评鉴结果,选出26位优秀立委、3位优秀党团干部与4位待观察立委。名单出炉后,许多网友质疑,为何时代力量立委黄国昌不是优秀立委或党团干部,民进党立委林静仪被打入待观察名单。资深国会助理林木源指出,公督盟评鉴办法有太多「巧门」,他也盘点出4项公督盟必须改进的评鉴问题。
林木源表示,公督盟的「立委评鉴办法」,分为「基本表现」(占75%)、「公民评鉴」(占20%)、资讯揭露(占5%)、加分指标(最高可加55分)与减分指标(可以减20分以上)这5个部分。
他指出,「正常」立委基本表现的量化数字呈现都差不了多少,资讯揭露也只占了5分,不可能让一个优秀立委变成待观察立委;公督盟评鉴最可能的问题,在于「加分指标」,这部分存在4大问题。
林木源指出,第一个问题是,「可加分」的分数总分高达55分,已经超过基本评鉴总分的一半,明显不合理。第二个问题是,由谁来定义「特殊事蹟」、「阳光法案」与「公益法案」?因为光是这部分就可以差距30分,一个预算案或法案是否涉及「特殊」、「阳光」与「公益」,一来一回的分数可能相差好几分。
第三个问题,所有预算提案只要「未经删除或未经保留送协商」皆不予计分,一个20亿的预算案被删减100万跟删减5000万是同样的得分,预算评鉴方式形同变相鼓励「小额删减法」与「保留送协商」,才会发生部分立委的预算删减案都采取小额删减法,意图在预算评鉴部分获得高分。
最后一个问题是,加分部分需要由立委办公室「主动」提供「佐证资料」,也就是说,如果立委办公室没有「主动」提供「佐证资料」就等于主动放弃了高达55分的「加分指标」。林静仪的质疑就源自于这里,黄国昌未被评鉴为优秀党团干部,主要问题可能也出自,未主动提供公督盟足以获得额外加分的佐证资料。
林木源表示,评鉴立委表现相当不容易,公督盟透过量化评鉴方式,评估立法委员的表现本属合理。但量化评鉴,若留下太多「巧门」与「加分」,就容易流为有心人士的利用工具,让「不优秀」立委透过种种技巧变成优秀立委。公督盟应参考真实民意的反应,逐步修正评鉴方式,让真正做事的立委可以被彰显。
近期留言